在地球诞生至今的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至少经历了5次以上的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有科学家推断,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高级文明社会,但不幸的是这些文明都毁灭了。亿万年的自然变迁几乎抹去了一切痕迹,只有少数证据得以保存。
马享佐・达摩毁灭之谜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源地。从19世纪开始,人们在印度河畔的旁遮普郡一带,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600公里、南北长1400公里属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其涵盖范围之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印度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座古城遗址,即哈拉巴和(印度语为死亡之谷)。

据最保守的估计,它们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但在印度的早期神话中没有这两座古城的记载,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它们的历史也许比猜想的要久远得多。在城市建筑的挖掘中,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宫殿,这与世界上目前所探掘的古城遗迹都不相同,似乎这些城市根本没有统治者。
马享佐・达摩城的居民住宅建筑更证实了这点,所有住房都是由砖木建成,从格局规模来看基本差不多,好像贫富分化没有出现在这里,更没有发现任何一件艺术品。是原来就没有,还是被岁月销毁了?在这里出土了大量遗骨,有的在街道上,更多的是在居室里。在一个比较大的废墟里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有些用双手盖住脸,好像在保护自己,又好像看见了什么害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人都是在突然状态下死去的。
这座古城当时一定发生了件很巨大的异常事变,是什么呢?火山爆发?可在这一带几千公里范围内人们并没有发现遗留的火山口;是突然爆发的流行病、瘟疫?可医学证明瘟疫和各种流行病不可能突然毁灭一座城池。印度的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后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这说明马亨佐・达摩的毁灭和人民死亡与突然出现的高温有关。马亨佐・达摩和《圣经》里索多姆的毁灭有极相似之处,都是突然被与高温有关的东西摧毁的。
人们在马享佐・达摩还发现在许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承受过某种高温的痕迹,人们甚至发现一些“玻璃建筑”——托立提尼物质。这种物质的形成是由于瞬间高温溶化了物体表面然后又迅速冷却造成的。至今人们只在热核武器爆炸的现场发现过这些人为的物质。一些证据都在说明,这里曾发生过核爆炸。印度古史诗《摩诃婆罗多》曾记载了在恒河上游发生的两次远古大战,战争的场面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和狂风,使得地动山摇,河水沸腾,敌兵被瞬间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古尔卡向敌方发射了一个火球,它具有整个宇宙力,赤热冲天的烟火柱,其亮度犹如一万个太阳……人畜皆被烧死,食物皆染毒素……”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这不过是《摩诃婆罗多》这部世界最长古诗作者的“带有诗意的夸张”。但是,当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许多学者突然领悟到:这首古诗的描述简直就是原子弹爆炸的目击记录!
近来,考古学家在恒河上游发现了许多已经成为焦土的废墟,并且废墟中的岩石全部都粘合在一起。物理学告诉人们:无论是森林大火还是火山爆发,它们所产生的温度都无法使地球表面的岩石完全熔化、粘合,只有核爆炸才能达到这一温度。
更令人惊奇的是,古战场的许多远古石制品居然全部被玻璃化了,这与当代核试验场才能见到的“玻璃石”如出一辙。前苏联核物理学家A・戈尔波斯基曾经在恒河上游发掘出一具远古印度人的遗骸。经过测定发现,这个古代人体内至今尚存有比常态高出50倍的放射性残遗物!
索多姆毁灭之谜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罗得一家住在索多姆城,神决定毁灭这座城池。当灾难发生前,神曾告诉罗得一家赶快离开索多姆,并好心地劝告说:千万不要回头看。罗得的妻子没有遵循神的劝告,回头向灾难中的索多姆望去,结果被一道强光杀死。第二天,当他们再远望曾居住过的城市时,“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