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在一个天下纷争、豪杰辈出的年代,什么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人能够看破历史的轨迹,在史书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汉末年正是一个天下纷争的年代。当时帝王无德,阉竖乱政,外戚专权。四世三公名门子弟袁绍号召十八路诸侯会聚勤王,各路诸侯却各怀私念,拥兵自重。从此民间群雄割据、豪杰并起。战乱频仍,诸侯各自争权,遭难的却是黎民百姓。
于是中原隐隐呈现楚汉战争后又一次大分裂的局面,由曹操占据兖州、豫州,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占据江东,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的刘备先后依附于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始终没有自己的根据地。焦急万分的他空怀满腔救济苍生的热情,却毫无建功立业的途径。

他四处访求贤才,终于听闻在南阳有一位奇人卧龙先生,是如同张良、管仲一样的辅国之材。刘备诚心求访,三顾茅庐,终于获得了“隆中对”一番道破天机的谈话。刘备在诸葛亮的启发下,综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利弊认清了天下局势,定下三分天下的计划。
卧龙先生诸葛亮,字孔明。他居住于草庐之中,每日耕田、读书。既没有政坛上的人际关系、没有万贯家财,更没有现代社会便利的信息渠道,却为什么能够看破天下纷乱的局势,又为什么能够最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呢?从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名言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诫子书》中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大致的意思是:“你要时常摒弃你的欲望,达到淡泊的心境,这个时候你再去确立你所要走的道路。在做事时也要保持宁静的精神状态,这样你才能坚持把你的路走得更远、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