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连载 【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3...

【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3) 洪荒浩劫

751
千古英雄人物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洪水》局部图(The Deluge),绘于梵蒂冈的西丝汀教堂。(公有领域)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

第三章 洪荒浩劫

一、洪水初现
在尧的晚年暴发天下大洪水。《圣经》记载的诺亚大洪水也大概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天下分为冀、豫、兖、青、徐、扬、荆、梁、雍九州。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四海之外,就是八荒。《说苑‧辩物》称,古代中国“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岛。”
冀州者王畿之州也,冀亦畿也,也就是帝都之所在,只有它可以代表“中国”、“天下”。是故《路史》云:“九州惟冀无所至者,举八州而界自见,亦所以别帝都而大一统也。”
今蒙古地区,当时是一片漫无边际的翰海,也称北海。冀豫西面是雍州,即今陕西、宁夏和甘肃东部地区。雍州往西、终南山以北,就是古老的山海。从梁山冲出的山水,滔滔不绝地流入山海。山海西面就是西海,它包括了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一大片地区。山海东面就是从极之渊,即阳纡大泽,位于黄河(当时叫大河)上游。当时的东海(即今东海、黄海、渤海)的海岸线还在现在上海的漕泾、徐泾;苏北的东台、涟水、连云港;天津的苗庄、小王庄一带。浙江、福建的瓯闽之地还是一片大海。
洪水暴发后,西海、山海的海水别无出路,都流进阳纡大泽,而阳纡大泽的水又因贺兰山、阴山的崛起,不能流入瀚海,只能先从孟门山(距黄河壶口瀑布不远),后又从吕梁山分南北两面冲泻而下,淹良田,毁房屋,大量人畜葬身鱼腹。特别是雍州,由于高山阻挡,水壅塞在那里。
尧征询谁可以治理水患,驩兜推荐共工孔壬。帝尧说:“共工这个人花言巧语,实则阳奉阴违,貌似恭谨,但却违背天常,怠慢天神,用之治水不可!”大司农稷也说现在没有更好的人选,就让孔壬试试吧,尧无奈任命孔壬为共工治理水患。
尧派大司农稷去昆仑山拜访西王母,西王母告诉稷,此次洪水乃天意,是有定数的,包括治水之人、治水时机也有定数,要等二十年后,才能派神禹下去治水,届时水患可彻底平息,到时王母也会帮助治理水患。
天地玄机,劫数天定。
二、讨伐三苗
天下大水,南方三苗乘机作乱。“三苗”属于九黎蚩尤后裔,当时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势力强大,是驩兜父子的封国。驩兜父子残暴不仁,败坏传统。
驩兜父子久有不臣之心,谋乱已久,并多次作乱。如今趁天下大水,四处侵扰,吞并弱小国家。尧命稷讨伐三苗,战于丹水,降服了三苗。并要求三苗将种种虐政、酷刑除去,尊崇古圣之道,归还所吞并各国的土地,而后放驩兜于崇山。
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和传说
《尚书‧尧典》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洪水滔天,包围了大山,冲向高冈,淹没了山丘平原,民不安居。
彝族史诗《洪水记》,叙述了神造天地造人,人类逐渐败坏堕落并被神用大洪水毁灭,留下一个好人,重新开创人类文明的历程。
从洪水的规模和范围来说,尧时期的大洪水几乎是全球性的,整个北半球都被洪水淹没。对于这次大洪水事件,全世界二百五十四个民族有着文字记述或口头传说,而且那些记述和传说都大同小异。
《圣经‧创世记》这样写道:“此事发生在二月十七日。这一天,天窗大开,大雨四十昼夜。”“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诺亚和他的妻子乘坐方舟,在大洪水中漂流了四十多天以后,搁浅在高山上,到第一百五十天时,洪水完全退尽。
在中国的各民族中,唯一没有洪水传说的民族是珞巴族。珞巴族主要生活在山南和林芝地区,平均海拔高三千米。大洪水没有到达这个高度。
古斯塔夫·多雷 《大洪水》(The Deluge) 。东西方不同民族都有关于大洪水的文字记述或口头传说。(公有领域)
四、关于大洪水的高度
大禹治水,立碑于衡山岣嵝峰,碑立在一方天然的岩石上,传说立碑之处即为当时水面的位置,也就是当时衡山一带水位的高度。
《水经注》云:“江水历峡东,迳宜昌县之插灶下,江之左岸,绝岸壁立数百丈,飞鸟所不能栖。有一火烬,插在崖间,望见可长数尺。父老传言,昔洪水之时,人薄舟崖侧,以余烬插之岩侧,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
《艺文类聚》记载:“宜都夷陵县西八十里有高筐山。古老相传,尧时大水,此山不没,如筐篚,因以名。”宜都在今天湖北宜昌附近的枝城。
台湾高山族传说中,洪水高度达二千米左右。
朝鲜族的传说中有一对兄妹漂流到白头山(长白山)顶才幸免于难,长白山以将军峰为主峰,附近耸立着多个海拔二千米以上的山峰。也就是说洪水在二千米以下。
菲律宾的传说中,大洪水中仅剩下一对兄妹维甘(Wigan)和布甘(Bugan)。二千米以下的高山被淹没。
希腊神话丢卡利翁(Deucalion)和皮拉(Pyrrha)的故事中,由故事的情节来看,二千米以下的高山都被淹没了。
岣嵝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故称“岣嵝碑”。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亦被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 (Zhangzhugang/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2.0)
五、神奇的尧山
《太平御览》卷七六九引《郡国志》记载:“济州有浮山。故老相传云,尧时大雨,此山浮水上。时有人揽船于岩石间,今犹有断铁锁。”
山西浮山县位于太岳山南麓,临汾盆地东沿,西傍临汾、襄汾,南连翼城,东邻安泽,东南毗沁水,北接古县。县城半径十公里左右四面环山,海拔均在一千二百米以上。
民间记载,当时“天河倒倾,大雨如注,经久不息,水出孟门(吉县)。大溢逆流,江淮通贯,四海溟滓。”就是说,在当时雨量特别大,且持续时间很长,洪水已经从吕梁孟门山头贯出(古史记载,孟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河横溢,到处一片汪洋,独此处有山随水高低漂浮,故名浮山。因为帝尧在此避水,又称为尧山。洪水滔天,浮山为岸。
与国内其它诸多同名“浮山”者不同,其它地方水所漂起来的是该山上分散的各石头块个体;浮山县的“浮山”则不然,它是整个的山体都能被洪水漂起来。当时,大地混沌,该山四周被洪水所包围,但奇怪的是始终不能致害于其上所居的民众。原因是该山体可以随四周猛水的涨落而同步起降,如同乘坐于船上一样随水而上下自如。这段奇缘往事,在清《嘉庆一统志》中有记载。有人认为浮山地下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由于煤的比重比石头轻,故可以整体浮在水上。无论如何,煤的比重比水还要大一些。可以说,山的整体能随水上下沉浮,却是奇迹,也是神迹。
浮山县境内的这座特殊的“浮山”,因与平定县的东浮山相对应,在一些书籍里,也被写成“西浮山”。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619年)始以“浮山”称之。 据传次年(620年)曾有人于该县境内羊角山下见到了“神人”,故更名为“神山”县。金大定七年(1167年)又恢复旧名,仍称之为“浮山县”。
其实,据当地民间传说,称其为“神山”从上古帝尧时期既已有之。试想,其整个山体能够随水而浮,居民安然,早就展示了其十足之“神气”,该山上若非有“神”看护,孰能为之?
六、大洪水的来源
那么如此浩大无际淹没全球的大洪水又来自何方呢?
《圣经》里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于是宣布将使用洪水,毁灭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天降大雨四十昼夜。
希腊神话记载,天帝宙斯看到人类愈来愈残忍无道,正义和礼节全无,决定用洪水把人类淹死。
玛雅印第安人的典籍《波波武经》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在开天辟地初创造了人类,后来人们忘记了造物主的存在,对神不敬,于是天神决定发起一场洪水,以毁灭人类。
从各民族的记载和传说中看,是由于人类道德普遍败坏了,所以神降大洪水来惩罚人类,只有极少数善良的人得以存活延续。
这次大洪水应是天降大雨及海侵,其带来的灾难是可怕的,据《山海经》记载,大洪水后许多地区草木不生。
这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这一期人类的文明,西方文明几乎被毁灭殆尽,中华文明也受到重创,但有一些文明保留了下来,这就使得这一地区的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人认为尧时代的大洪水,是两次文明的分界线。确实,我国现存最早典籍之一的《尚书》,“独载尧以来”史事。就是说,中华民族的真正系统的记述开始于尧、舜、禹时代,即大洪水时代。#
(未完待续)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转自 大纪元)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