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巴黎景点: 轻松玩转卢浮宫...

巴黎景点: 轻松玩转卢浮宫(三)

989

专题参观路线之三:十七世纪的法国装饰艺术

卢浮宫博 物馆拥有的艺术收藏品高达3万5千件,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被称为“万宝之宫”。那么,这么大的艺术宫殿,怎么走,怎么看,才能看到庐山的全 部面目呢?为此,卢浮宫根据不同类型观众的参观需求,将浩如烟海的馆藏艺术品,根据历史时期、艺术类型或特定艺术主题等,整理出若干条专题参观路线。走, 让我们一起来玩转卢浮宫。

参观时间长度:3小时30分钟 – 开放参观日: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引言:

十七世纪的法国以相继三位君主的统治为标志:亨利四世、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

正 因为这三位国王,装饰艺术成为展示无上君权和王室力量的一种方式。这次参观路线挑选了一系列代表性作品:挂毯、家具、金制碗碟、装饰花瓶……所选作品反映 出十七世纪法国王室的无尽奢华和考究。正因为这三位国王,装饰艺术成为展示无上君权和王室力量的一种方式。这次参观路线挑选了一系列代表性作品:挂毯、家 具、金制碗碟、装饰花瓶……所选作品反映出十七世纪法国王室的无尽奢华和考究。

以下为您介绍在参观过程中会多次看到的词语:

亨利四世(Henri IV):1589年至1610年在位的法国国王,玛丽•德•梅第奇(Marie de Médicis)之夫,路易十三之父。

路易十三(Louis XIII):亨利四世和王后玛丽•德•梅第奇之子,1610年至1643年在位,路易十四之父。

奥地利的安娜(Anne d’Autriche):路易十三的妻子。路易十三去世后,由于他们的儿子尚且年幼,无法真正掌管朝政,1643年到1651年间,奥地利的安娜成为摄政太后,掌控大权,直至路易十四成年(13岁)。

路易十四(Louis XIV):国王路易十三和王后奥地利的安娜之子,也被尊称为太阳王。1642年至1715年在位,他改造完善了享誉至今的凡尔赛宫。

戈博兰工坊(Gobelins):这家巴黎王室工坊以制作高品质的挂毯而闻名。

备注:由于翻新施工,工艺品部的数个展厅暂时关闭。因此,本次参观中您将无法看到一些作品。然而,您可欣赏到相类似的作品。

1.玛瑙壶

本 次参观中的第一组作品陈列于阿波罗长廊。在金字塔下,您可按墙上方指示牌 “Sully ”向叙利馆(Sully)方向前行。经过检票口后,走楼梯到二楼,然后向右转进入青铜器和珍品展厅(32号展厅),继续直行,然后右转到34号展厅,在战 神圆厅(Rotonde de Mars)左转可进入阿波罗长廊(Galerie d’ Apollon)。在第一个玻璃橱窗内,您将欣赏本次参观的第一件艺术品——玛瑙壶(Aiguière en sardoine)

您看到的这个壶,两侧分别镶有壶柄和壶嘴,作倾倒液体之用。它以玛瑙(一种红棕色玉石)制成,呈半透明状。卢浮宫博 物馆内的玉石器皿大多出自17世纪王室 藏品:事实上,17世纪初的玛丽•德•梅第奇王后,其子路易十三,及其路易十三之子太阳王,都是热爱玉石器皿的藏家。 您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玛瑙壶是17世纪在一个古老的玛瑙雕刻器皿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工匠在原有损坏的地方饰以珐琅黄金,并衬托以宝石。龙形壶柄和壶盖采取同 一工艺。壶盖上镶有罗马战争女神密涅瓦(Minerva)的头像。花叶为基调的自然主义装饰使此艺术品的装饰更臻完美。其他工匠延续了此一灵动装饰,您在 这次参观中可看到很多相似作品。

2.方桌

巴黎 景点 卢浮宫
方桌。(RMN/ Musée du Louvre)

在阿波罗长廊继续前行,您可欣赏到王冠钻石。下一作品是长廊尽头的一张玉石马赛克和大理石马赛克质地的方桌。

自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玉石马赛克风靡整个欧洲。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在位)为了与之竞争,于戈博兰工坊内增设马赛克工作间。

您 现在看到的这张桌子是该工作间17世纪末的一件作品。在桌子的中央,您可看到一面饰有盾牌,上面饰有三朵百合花,乃是法国王室的象征。盾牌的上方是一顶 王冠。修饰桌角的每块黑色方格中可辨认出两个大写的相对缠绕的“L”字母:即国王路易十四名字的首字母。桌子的其它装饰部份则为鸟与风景。所有这些都以大 理石马赛克与玉石马赛克为材质。

3.国王事迹挂毯套系

离开阿波罗长廊(Galerie d’Apollon ),然后右转回到34号展厅。出34号展厅后左转,穿过刚才去阿波罗长廊时经过的两个展厅,再穿过楼梯平台,经65号展厅进入工艺品部 (Département des Objets d’art )。下面我们为您介绍的作品目前尚未展出,但是您可在63号展厅欣赏戈博兰工坊的其它挂毯套系。

这幅作品属于国王事迹挂毯套系中的第七幅作 品,画中展现的是国王路易十四的事纪:这一套系挂毯由戈博兰工坊于1667年到1672年期间编织,展现了路易 十四的一幕幕生活场景,成为宣扬王室功迹的手段之一。它描绘的是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643年—1715年)的一场巧妙外交情景。红衣主教基吉 (Chigi)奉教皇之名来到枫丹白露宫为教皇瑞士近卫队杀害路易十四的使者一事致歉。这一场景发生于枫丹白露的国王卧室。

挂毯总是根据画家创作的样画来编织。这幅挂毯的样画由当时戈博兰工坊管事,著名画家夏尔-勒•布朗所作。这幅作品充分反映了当时织毯工匠的精湛技艺。

4.壁橱

巴黎 景点 卢浮宫
壁櫥。(Musée du Louvre) / Pierre et Maurice Chuzeville

直行进入工艺品部内的34号展厅,又名查理•布勒厅(Charles Boulle)。在此厅尽头通往33号展厅的过道中间,您可欣赏到下一壁橱作品。

细 木工匠安德烈-查理•布勒(André-Charles Boulle )的职业生涯始于1660年代,结束于1720年代。他是最受国王优待的工匠之一,长期居住于卢浮宫的长廊之内,还拥有独立的家具制作工坊。他制作的家具 被视为珍品,自18世纪中叶始为世人争相收藏与复制。布勒还发展完善了一种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细木镶嵌工艺:用铜、龟壳及黄铜进行细木镶嵌,并用有色木材, 有时用镀金青铜加以衬托。

这一壁橱大气奢华,是路易十四时期家具制品的代表作,一如路易十四豪华壮阔的统治。衣橱门面饰有装满花束的花瓶,置于基座之上,围绕花束飞舞着一只蝴蝶和一只鸟雀。壁橱的两侧壁板上镶嵌一只鹦鹉栖息枝头,一只蝴蝶相伴在侧。

5.王室百合纹章地毯

在 这一展厅,您转过头即可欣赏到铺在地面上的地毯。路线的下一个欣赏作品是王室百合纹章地毯,目前还无法得见。但是,本展厅中的地毯也由萨伏纳里织造坊 (Manufacture de la Savonnerie)为王室大画廊(Grande Galerie du Roi)所作。尽管这两张地毯图案不同,但是都绘有王室百合纹章图案。

这张大型羊毛地毯由萨伏纳里织造坊于1670年至1680年期间编 制,用以装饰卢浮宫大画廊(Grande Galerie)。萨伏纳里织造坊由路易十四建立于17世纪,专门织造华丽地毯。为卢浮宫大画廊设计的地毯,深黑底色饰以大叶漩式图案,并绘有法国王室标 志图案。萨伏纳里织造坊为王室编制的地毯,与戈博兰工坊编织的挂毯一样,都宣示着君权至上。

6.奥地利的安娜小匣子

从查理•布勒厅(Salle Charles Boulle)(34号展厅)向前直行至25号展厅。在您左边展窗内,可欣赏到奥地利的安娜小匣子。

奥地利的安娜王后(1601年—1666年),路易十四的母亲,是金制花丝镶嵌品的爱好者。花丝镶嵌是一门金银丝细工技术,采取焊接点方式或小环,将平滑或盘曲的金属细丝固定于金属支架之上,藉助金属细丝勾勒出螺旋或藤蔓纹样。
这个小匣子高约20多厘米,亦称作“奥地利的安娜小匣子”,由一木质框架构成,其上覆有蓝缎,透过金制叶饰与花饰隐约可见。精妙的技艺锻造出独特的刺绣效果,在17世纪备受崇尚。

7.金杯

巴黎 景点 卢浮宫
金杯。(RMN/ Musée du Louvre)

在小匣子旁边,请欣赏金杯。

奥地利的安娜还拥有一套金制餐具,彰显出17世纪法国王室餐桌上的奢华。17世纪法国历代国王都沿用金制餐具。路易十四对这种贵金属的偏好无疑深受其母奥地利的安娜的影响。

这个金杯的装饰明显具有17世纪的金银细工特色。从杯脚上的铭文可知奥地利的安娜将此杯作为礼物赏赐给她12个贴身侍女的其中一位。

8.烛台

巴黎 景点 卢浮宫
烛台。(RMN/ Musée du Louvre)

在同个玻璃展窗内的右侧,您可欣赏到银制烛台。

这 座银制烛台是典型的路易十三时期巴黎金银匠作品,是巴黎金银巨匠弗朗索瓦一世•罗伯戴的杰作。精妙的植物造型让人联想起花边饰或刺绣,这在十七世纪非常 流行。烛台的两个分支形同两枝花茎,而“花茎”又从植物花被里延伸出来,契合了路易十三时期的特色银器花样——“豌豆荚样式”。

9.路易十四之子, 大王储纹章汤皿

下一作品——路易十四的儿子大王储(Grand Dauphin)纹章的汤皿,目前未在展厅展出。但是,与烛台同一玻璃展窗内您可看到另一巴黎金银匠制作的相似汤皿。

汤 皿是早餐时盛放肉汤的器皿。这个镀金银质汤皿是17世纪末专为路易十四的儿子定制的。装饰的图案也紧紧围绕着他:汤皿的每个手柄都由两个海豚构成,象征 着路易十四之子。事实上,在法语里,路易十四的儿子大王储“Dauphin”,其发音和动物“海豚”相同。盆盖的雕饰也是海豚,分布于相互缠绕的字母 “L”(路易Louis的首字母)两侧。

10.朱庇特形象的亨利四世(Henri IV en Jupiter)

巴黎 景点 卢浮宫
朱庇特形象的亨利四世。(Musée du Louvre / Pierre Philibert)

走回圆厅,然后在27号展厅左转,直行至31号展厅。亨利四世的雕像即在您正前方。

这座高63厘米的青铜雕像是以罗马神话中的主神形象来刻画国王亨利四世和王后玛丽•德•梅第奇的一对雕像的其中之一。法国青铜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迅速发展,在亨利四世统治时期(1589年—1818年)达到鼎盛。
亨利四世在此被雕刻成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的主神:随侧是一只鹰——这位主神的象征性动物。他手持闪电,因为朱庇特具有驾驭雷电的能力。

11.《水中被救的摩西》(Moïse sauvé des eaux)

巴黎 景点 卢浮宫
《水中被救的摩西》。(RMN (Musée du Louvre) / Daniel Arnaudet)

进入32号展厅,您可在墙上看到挂毯《水中被救的摩西》(Moïse sauvé des eaux)。

17世纪,亨利四世(1589年—1610年在位)在巴黎的卢浮宫大画廊内发展了挂毯作坊。其子路易十三(1610年—1643年在位)在该领域承继父业,邀请各位著名画家为挂毯织工创作样画。画家西蒙•乌伟组建了一个作坊以根据其构思或画作制作纸板画。

挂 毯《水中被救的摩西》是路易十三向西蒙•乌伟定制的《旧约》故事挂毯套系之一,曾被用来装饰宫殿。挂毯中的场景取自于《旧约》,讲述的是先知摩西的早期 生活。那个年代,希伯来人在埃及处于奴隶地位。法老命令屠杀希伯来的男性新生儿。摩西的父母为使摩西逃脱被杀的命运,把他放在一个柳条藤篮中,随尼罗河的 水流漂游。挂毯描绘的是婴儿被正在与女伴们在河里沐浴的法老女儿救起的情景。挂毯中,法老女儿身披蓝色外套。她后来在法老宫廷中将摩西抚养长大。

12.橱柜

现在,请看这个展厅内的乌木柜,上部的柜门是可以打开的。

橱 柜由两部份组成。上半部份由柜门和门内的抽屉构成,下半部份是独立托架。乌木柜是17世纪巴黎的特色家具。这一时期是法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此 期间法国出现了一种从日耳曼引入的新技术,即在杉木或橡木结构外层镶包更珍贵的木材——乌木隐藏原有细木结构。乌木带有异域色彩,色黑质硬。乌木壁板上雕 刻装饰图案或叙事场景。

卢浮宫的橱柜制造于17世纪中叶。两块主壁板构成柜门,左边柜门上,您可以看到一个骑士跨这战马跃起迎战一个士 兵;右边柜门上,三名男子挥舞十字镐。它描 绘的是罗马伟大的史学家蒂托-李维(Titus Livius)讲述的一段史事。左侧是罗马英雄贺雷修斯•高科莱(Horatius Cocles)在罗马大门抗战伊特鲁利亚军队;右侧,罗马人正在摧毁通往罗马城的大桥。在这两个场景两边,您可以看到壁龛内置有与战争有关的罗马神像:左 边是战神玛尔斯(Mars)和右边是女神密涅瓦(Minerva)。余下的装饰为文艺复兴以来极为常见的饰纹。请注意,上下部的狭长平条上修饰着叶漩涡饰 (植物状卷曲)以及被称为“布蒂”(putti,小爱神)的面颊饱满的小男孩。

在木柜的内部是小壁龛之间和多层抽屉。抽屉和抽屉之间用精雅的珊瑚小圆柱隔开。

13.艾菲亚床

接下来请看华盖大床周围的六张扶手椅。

这张华盖大床,以及与之配套的六把扶椅,出自于艾菲亚城堡 (Château d’Effiat)。所有家具都保存着原来的天鹅绒面料。这张床是17世纪中叶专为艾菲亚侯爵所制。床帏四根圆柱支撑华盖,华盖则支起床帘帷幔。床帘白天 拉开,晚上拉上可防寒,也有保护私密的作用。要知道那个年代,床放置的地点不一定是独立的卧室,而有可能是很多人进进出出的公共房间。床的放置也如同这 般:床头靠墙,整张床垂直于墙面。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常见的是木制结构的床,并饰以雕刻或绘画,17世纪则时兴以织品来覆盖木框架。因此,在这些家具的生产过程中,主角不是细木工匠,而是织毯匠,也就是说,专门制造外表覆盖织物家具的工匠。

14.一对水壶

继续前行至17号展厅,您可在右边第一个玻璃橱窗内欣赏到下一作品——一对大水壶。

这两个水瓶于17世纪制造于法国纳威尔城(Nevers)的工坊。自上个世纪起,纳威尔即为彩釉陶器和玻璃制品中心。瓶子上面的装饰描绘了酒神节(Bacchanalia)的情景,那些纪念酒神巴克科斯(Bacchus)的盛大节日。

这两个彩釉陶瓷壶是根据一款原先装饰凡尔赛宫花园的青铜瓶而制。事实上,一些采用陶瓷之类不及金属珍贵的材质打制的作品,灵感往往取自那些最初为金银器设计的时尚样式。水壶手柄都为龙形,这是仿造金银器的痕迹,因为金银匠们经常将这个幻想中的动物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15.西皮奥故事挂毯:扎玛战役

继续前行至20厅,在左边的墙上您可以欣赏到第二个挂毯套系。

扎玛战役挂毯是西皮奥故事挂毯套系其中之一。这个挂毯套系包含展厅的八幅挂毯,都由巴黎皇家戈博兰工坊编制。

扎玛战役挂毯和展厅中的其它挂毯讲述了荣耀的罗马共和国将军大西庇阿的故事。

他生活于公元前235至公元前183年间,他的事迹多出于罗马著名历史学家蒂托-李维之口。在成功攻打西班牙后,大西庇阿率领罗马军队在非洲突尼斯迎战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扎玛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02年的古突尼斯城扎玛,最后,战争以罗马人的胜利告终。

挂 毯描绘了罗马人和迦太基人的激烈对抗。近处您可以看到罗马骑兵,远处为迦太基军队,以著名的汉尼拔大象军为先锋。挂毯构图突显了两军力量悬殊,大象正对我 们,从而强化了战马和大象的体积对比。根据蒂托-李维的讲述,由于罗马军队的号角(您可在左边看到)震耳欲聋,以至于一些大象受惊转而扰乱自己的军队。左 侧的大象即为一例,恐慌之中,像轿被颠覆。

本次参观到此结束。若要返回金字塔,您可以直行至西庇阿长廊(Galerie de Scipion),右转进入21号展厅,然后直行可搭乘自动扶梯直至出口处。

小贴士: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和7月14日(国庆节),可免费参观卢浮宫(拿破仑堂里的展览除外);另外,每逢星期五晚,从18时开始,26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分国籍)出具身份证明,即可免费参观卢浮宫的长期展品。

转载自《卢浮宫》

责任编辑:德龙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